作者: bubu

  • 明師給徒弟的試煉

    以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師父,他有很多徒弟。他在往生以前,不知道要選哪一個徒弟出來接替他的位子;雖然他已經想好一個人選,不過,他還是不太確定要把衣缽傳給哪一個徒弟,所以,他決定給徒弟們一個測試。

    這位師父集合所有的徒弟到一個大原野上,然後要他們每個人都為他蓋一棟房子。他說看誰能夠蓋出最好的房子來,他就會把衣缽傳給他。每當徒弟蓋好房子時,那位師父都會來看,然而,他總是說:「不!我不喜歡。把房子拆掉,再重蓋!」像這樣的情形一再重複發生,所以,他的徒弟越來越少了,他們心想:「師父大概瘋了,因為他現在老了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。我們最好趁早離開他,留下來只是浪費時間而已。」、「這是哪一種師父啊?他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!而且總是給我們添麻煩;房子蓋好了,卻叫我們拆掉重蓋!等我們再蓋好以後,又叫我們把它拆掉…,這樣有什麼用呢?」這個跟密勒日巴的故事很類似。

    最後,幾乎所有的徒弟都走了,連那個蓋了六十九次房子的徒弟也走了,只有一個留下來,這個徒弟蓋了七十次,當然,他的師父把衣缽傳給他。這個徒弟之所以會留下來,並不是因為他很有耐心,而是他裡面知道他的師父怎麼偉大,因為他有體驗、有智慧,可以看到師父偉大的地方。如果一個徒弟等級不高的話,就不可能了解他的師父有多偉大,因為兩個人等級不同。比方說一個小孩子不可能知道他的爸爸所了解的事情,即使他爸爸教他,他也可能聽不懂,只有當他長大時,才能夠懂那些事情。

    明師給徒弟的試煉
    清海無上師早期開示於福爾摩沙台北1985.08.03 (原文為英、中文)CD_CE01

    https://www.godsdirectcontact.org.tw/ch/news/168/st1.htm

  • 如何在一分鐘內與上帝連線(2/6)

    我心想:「天哪,至少對人類來說,人類錯過了太多。」這只是不到一分鐘的訣竅,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能掌握整個宇宙的愛、宇宙的智慧—甚至是你想知道或想要擁有的其他一切。這甚至能在今生幫助你,讓你得到任何你需要的東西。需要,而非要求。「需要」是指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維持這個肉身殿堂,讓我們可以用它來繼續我們的靈性回「家」之旅。它是如此簡單,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相信。但事實證明它是有效的,對於數十億有幸獲得這種宇宙智慧,並每天使用它來獲得靈性及物質益處的人來說,它是成功的。當你有修行,上帝也會照顧你物質方面的需要,所以你擁有所需要的一切,真的如是。
    天哪,我越想越覺得很遺憾,人們沒有跑來,把這些上帝的知識、上帝的愛、上帝的智慧和上帝的保護帶走,以留給自己,這樣即使在這一世,他們也會得到充分的保護,並及時獲得完全的開悟。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快開悟,但只要他們聽從並遵守明師的教導,所有人都會開悟,這並不算要求很多。不算要求很多。
    只有五戒,只要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,就能知道該怎麼做。僅此而已。這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如此簡單、如此備受福佑、如此有效,如此,噢,天啊,讓人幸福快樂。因此,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你也可以擁有天堂。兩個世界都屬於你。兩個世界都永遠屬於你。只要你仍然活在這個物質世界中,你也能擁有這個完整的物質世界。師父也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保護你、幫助你、福佑你,直到你再回到你的天堂家園。我無法用言語告訴你這有多麼簡單。我沒有更多的言語可以解釋,因為它實在太簡單了—就像你攤開雙手,看著你的掌心一樣。要認識上帝、得到開悟,要從這裡、地獄乃至更遠的束縛中解脫,就這麼簡單。
    我為你們所有人祈禱,願你們真的領悟這種智慧,真的能明白,在你仍然擁有人身之時,能夠修行觀音法門是多麼地珍貴。你只能勉強地將其稱之為一種法門。其實,它並不是法門。它來自你內在的靈魂,來自你內心深處,明師會將它傳授給你。有一些簡單的指示,它們只是關於你身體的姿勢或你的頭腦,僅此而已。摘自如何在一分鐘內與上帝連線(六集之二)

  • 甘露法語

    甘露法語—清海無上師
    🎈並不是我們改變這個世界,而我們的心裡安寧,世界就和我們無關,對我們不會有影響。
    🎈修行並不是盤起腿來打坐才是修行,修行是你開始有這個「觀念」,想瞭解人生的無常,有這個觀念,要淨化自己,成為一個完美的眾生,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修行了。
    🎈大丈夫是一種風度,一種等級,一種能力,一種智慧,可以知道、明白、瞭解事理,有很高的理想要了脫生死,要瞭解宇宙的法律,要得到大智慧,要悟「道」,這樣子是大丈夫。
    🎈所謂「究竟」,是自己修行解脫,以後具有大力量可以渡眾生;自己什麼都有,也可以應眾生所求給他們,沒有什麼不可能給的。
    🎈我們如果夠勇敢,能真正放下食、衣、住、行的東西,那佛菩薩一定會照顧我們,很可能祂們會考驗我們到最後一秒分,甚至讓我們連最後一點空氣都沒有的情況下,再給我們氧氣,但是佛菩薩一定會幫忙的。
    🎈錯用神通會造很多災難給自己。
    🎈修行的人他的氣氛會越來越柔和,所以修行越高,人家越喜歡接近。因為修行的人不管處在任何氣氛中,都不激動,修行越高越能和更多的人配合,所以每個人都喜歡他,因為每個人接近他,都會感覺到好舒服,而跟其他人相處的時候,總是會感覺到被干擾。因為一個高修行的人,不會管人家,也不打擾人家的氣氛,所以大家才感覺很柔和。
    🎈我們不要怪什麼人,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。
    http://www.godsdirectcontact.org.tw/ch/news/91/o-0.htm

  • 重獲無上喜悅

    通常,過去的上師教人是從這裡開始—從最低的脈輪開始,然後往上到這裡,再到這裡,再到這裡、這裡,然後到這裡、這裡。但最終你也會到達這裡。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需要花七年的時間才能修練完所有的脈輪。但不見得要這樣。因此,我們是從這裡開始。不見得要那樣修。如果你已經在五樓,就不必回到一樓,然後再上去。這樣很浪費時間。[…]

    開悟跟感覺沒什麼關係。感覺屬於情感的層面。我們哭泣,或與他人的連結—這都是情感。但開悟超越大腦,與情感無關。所以,我感覺自己很開悟,然後到處跟人說:「噢,我很開悟!噢,我棒極了!」當我們這樣做時…那是出於我執。我們應該做個平常人。我昨晚已經說過了,我就像個平常人,發現自己還有另一種能力。因為我不只是這個情感或智力,我也是聖潔、神聖的,我是我所發現、我所重新找回的那個神聖、聖潔的一面。你們也會重新發現它。但這並非為了滿足我執,或是為了帶來愉悅。那超越了「我現在已經是聖人」之類的想法。不過也有一些人會感覺很舒暢,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,會感覺很輕盈、很…你們當中有人感覺特別舒服嗎?(有。)是,是。那就是不同之處。[…]

    有時我們期待太多,反而讓自己失望。你們打坐時,只要像個嬰兒一樣。坐在那裡,用第三眼看出去,這樣就好。內心無所求,無所期待。因為只有頭腦、只有心智才會有期待。我們的目標始終是純粹的,始終是開悟的,始終是神聖的。誰在等待神性?是大腦這個電腦。[…]印心時,我說:「放輕鬆坐著,忘掉一切,不要管身體的感覺,只要從前面看出去。」[…]

  • 重獲無上喜悅(3/10)

    重獲無上喜悅(十集之三)

    德國慕尼黑
    1993.05.02
    2025-11-18

    印心的難易,取決於明師。有的明師行事嚴苛,那是他的性格特質,跟開悟無關。每位明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工作系統與方法。他想以這種方式,而不是那種方式,你沒辦法改變,不過這跟他是否開悟無關。比方說,兩位明師的開悟等級相同,但卻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教導徒弟。所以有些學生進步比較快,或進步比較慢或停滯不前,或非常慢—需要兩、三世。這就是為什麼在佛陀的時代,或是其他明師的時代—這並非很久以前的事,也許是在一百年前—需耗費四世才能完全了脫此塵世,四輩子。不像我們—僅需一世,因為我傾盡了所有力量,傾盡了我能給的所有力量。我毫無保留。[…]所以明師之間是很不一樣的。[…]

    (請容我回到療癒的話題。我對您的理解正確嗎—我們不該療癒他人,為了能集中能量,以避免能量分散?)是的,因為這很浪費。[…]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—不過我們有那麼多醫院、這麼多藥物和先進的醫學,不必總帶著我執亮來亮去,然後心想:我療癒了那裡、療癒了這裡。這不是我們的工作![…]你太過在意這個肉身了,它可能明天就消失了。你根本無需擔憂這些。你已經聽到了嗎?那個人的兒子—那麼年輕、漂亮、帥氣—已經往生了![…]

  • 誰能真正獲得救贖(10/11)

    人們不曉得獨處的感覺,他們不明白獨處的快樂,大多數人不懂。這就是人們結婚的原因。儘管婚姻不幸福,還是在一起。因此才會有孩子,儘管含辛茹苦,他們卻甘之如飴。他們喜歡群聚,至少兩個人在一起,夫妻或者男女朋友。只有人類喜歡這樣,也許是因為來自天堂的記憶。
    在天堂,人們彼此間沒有分離。即使人們沒有待在一起,他們總是心意相通,時時都覺得近在咫尺。若他們想拜訪對方,起心動念,便心想事成。在天堂不必透過性行為,抱歉這麼說,透過人類這種肉體接觸來生小孩,他們用領養的。通常他們會從較低等級領養,把人帶到高一點的等級。他們會專注集中,把一股慈愛且提升的能量,傳送給他們所選之人,如果那個人也願意「接受」他們。那個人必須先經歷一種淨化系統,然後隨著他們的光束提升上去。接著,他們會試著環繞那個人很長一段時間,給他更多高等的能量,就像在地球的輸血一樣。或是器官捐贈。在上面給予的是能量。然後他們就把那個人領養到自己的家庭中。
    佛陀與古聖先賢,佛陀還在世時,講過很多這樣的故事。良善、道德高尚、或有德之士,會出生在高等的天堂,讓天堂的人口增加。他們都是這樣說的。這個領養系統也一樣。如果你自己上不去,但有人領養你,你也可以上去。在地球上也一樣。假如你自己無法申請去美國,但年紀合規定可被領養,有某個美國人領養你,你就可以去那裡,像美國人一樣生活。⋯ 如果問任何天堂眾生,假如你恰巧遇見他們,問他們是否願意來這裡玩幾天,他們會搖頭拒絕。他們不會喜歡的。他們視我們的世界如糞坑。地球上的食物即使非常美味,我們認為是人間佳餚,他們都覺得像垃圾。他們覺得我們在吃垃圾,不明白為何我們吃這個,吃那個?總而言之,他們一點都不喜歡我們的世界。對一些明師亦然。他們必須全然忘記天堂,才能待在地球上。必須忘掉他們的地位,才能成為人類。所以壓力重重。
    摘自誰能真正獲得救贖(十一集之十)

  • 正義終將伸張✨永遠不用擔心有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—清海無上師

    抹黑名聲的果報:正義終將伸張✨永遠不用擔心有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—清海無上師
    🔔刀能誅殺人;筆也能誅殺人。不過兩者都是毫無道理的。如果你不以真正負責的態度和良知來行事,最終將會害了自己,因為因果業報有時會反噬。

    ‼️香港的一家報社也做了同樣的事,因為他們想賺錢。所以他們抹黑我的名聲。說我每天都開勞斯萊斯,從徒弟那裡收了很多錢等等。你們知道這都不是事實。(對,是的。)好吧,我確實有輛車,你們知道的,那種殘障人士用的車。時速僅十公里左右。我上一輛車已經賣掉了,因為當時我們需要開著它去講經。如今我不再購置新車,因為現階段我們專注於援助世界各地的災民。我想我們沒有餘錢來買車。買車可以緩一緩,無妨。然而他竟然刊登這種東西,刊登了很多不好的內容。實在是很荒謬。

    於是我們的一些徒弟提醒他們:「別這麼做。這不是真的。你們知道這不是事實。我們已經提供了所有關於我們師父的資料,你們也知道,我們師父住在帳篷裡,一輛車都沒有。你們究竟在說什麼?請重新刊登並更正。」但他們卻不這麼做,他們非常咄咄逼人。後來不知怎麼地,一些非徒弟說:「若不照辦,我們就採取行動。」一些非徒弟這麼說。他們便有點害怕了。於是說:「好,你們寫封信,我們就把它刊登出來。」他們自己不做。也不道歉。然後叫我們寫。於是一些徒弟寫了信。結果他們截頭截尾,就只剩下一點內容,就像什麼都沒有一樣。好吧,算了。於是我對徒弟們說:「既然他們刊登了,就把刊登費付給他們吧。我們甚至不想欠他們。」事情就是這樣。

    ‼️然後才過了幾個星期,他們就破產了。因為他們對我做的事,也對許多其他人做過。他們最近得罪的一個人恰巧是一位重要人物,他從未有貪污之類的紀錄。結果他們偏偏得罪了他。於是他反擊回去。他們只好支付兩百五十萬港幣的名譽損害賠償。同時他們〔自己〕的聲譽也徹底毀了。我聽聞他們打算以某個價碼把公司賣給新加坡。

    🔔所以你看,因果報應來得很快。儘管我自己或我的徒弟都提倡非暴力。我們不殺生、不報復,不過因果教主自會處理。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,只顧著自己眼前的利益,卻不願越過籬笆看看,看看前方有什麼,未來等待他們的是什麼。這種愚昧無知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後果。現在,我們不提這家報社的名字。我們無意貶損任何人的聲譽。

    ✨即使他們傷害了我們,我們也不會故意傷害他們。但即使如此,正義終將伸張。所以永遠不用擔心有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,卻能逍遙法外。除非那是你的業報。他們遲早會知道的。所以我們只需在任何處境中都保持耐心,然後我們最終將會看到公義是如何運作。它運作得很快,非常快。

  • 輪迴數世方得女身

    輪迴數世方得女身

    靈魂要經歷很久時間的練習,才可以生為女人,所以男人不瞭解為什麼有時候女人那麼細膩、可以關心到那麼多的事情,而他們則不關心、不瞭解,(有時候他們也瞭解)。
    實際上,靈魂既不是男的、也不是女的,不過為了成為女性,它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。人們說女眾無法成佛,事實上正好相反:女性更接近佛性。如果你瞭解自己、如果你善用自己的女性品質來追求更高等的目標,你會更快到達那裡,因為你更精準、更關注、更細緻,而且有常識,所以你想要什麼,就會得到什麼,這就是男人害怕女人的原因。
    我們要經歷很多輩子的訓練,才可以生為女人,才能有所有這些人類的愛心及細緻的品質。男人還沒達到如此精緻,他們也有很好的品質、有不同的特質,不過他們還沒有很精細,他們還沒發展到微細的程度,所以他們不瞭解女人、不瞭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。他們比較大而化之、比較看整體;女人比較注意細節、她看每個地方。男人可以非常盲目,整個冰箱裡有滿滿的東西,但他們找不到吃的東西。(大眾笑)
    男人在感情上比較不細膩,在觀察周遭的事上也較不細心,他們忽略了很多事情,所以對女人、對自己的人際關係上都造成痛苦,因為他們不夠細密周到。他們是根本不知道,而不是故意粗魯、故意對人不好、故意那麼硬或故意疏忽,他們只是不能瞭解而已。他們需要更多輩子的訓練。
    所以,如果有人告訴你女人較次等、無法成佛,這是最無明的說法,因為他們不知道宇宙的法律是如何運作,他們不知道人類要經歷過多少輩子、靈魂要承擔多少訓練,才能生為女性,所以他們才會有那樣的說法。
   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美國佛羅里達1998.10.5
    http://www.godsdirectcontact.org.tw/ch/news/109/e-2.htm